platform_driver platformdriver与misc区别;
驱动程序识别设备时几种方法?
1、驱动程序识别设备时,有以下两种方法:(1)驱动程序本身带有设备的信息,比如开始地址、中断号等:加载驱动程序时,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识别设备。(2)驱动程序本身没有设备的信息,但是内核中已经(或以后)根据其他方式确定了很多设备的信息;加载驱动程序时,将驱动程序与这些设备逐个比较,确定两者是否匹配(match)。
2、重新启动设备:将设备断电或断开连接,短暂等待后重新连接,然后尝试重新启动设备。更新驱动程序:设备驱动程序可能不兼容或过时,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。可以从设备制造商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并安装。检查电脑端口:若电脑无法识别设备,可以更换端口,重新插上数据线,检查是否能够成功连接。
3、Catalog.Update.Microsoft.com(推荐):这是微软官方的硬件更新网站。你可以在这里输入HardwareID,查找并下载对应的驱动程序。这两个网站都提供了详细的硬件信息和驱动程序下载链接,可以帮助你快速识别未知设备并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。
4、重启电脑:有时系统可能出现暂时性的驱动冲突或识别错误,重启电脑可以清除这些临时故障,重新加载USB驱动。卸载并重新安装USB驱动程序: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显示为“未知设备”或带有黄色感叹号的USB设备。右键点击该设备,选择“卸载设备”,然后重启电脑。系统会自动重新安装对应的USB驱动程序。
5、Win10无法识别USB设备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 卸载并重新安装USB设备驱动程序 步骤:打开控制面板(选择小图标查看方式),进入设备管理器。在磁盘驱动器列表中找到出现问题的USB设备,右击选择“卸载”。拔下USB数据线,等待几秒钟后重新连接。
6、当电脑出现无法识别USB设备的问题时,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解决方法:重装USB控制器:右键点击“此电脑”选择“属性”,进入“设备管理器”。展开“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”选项,找到带有黄色感叹号的USB设备。右键点击该设备,选择“卸载”。完成后重启电脑,系统会自动安装USB控制器。
4412开发板怎么控制LED发光二极管
1、从上面的原理图可以看到两个LED的一端连接到电源VSYS上,另一端通过三极管接地,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基极,可以点亮或关闭LED。两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通过底板连接到核心板上Exynos 4412的GPIO GPL2_0和GPK1_1上。
【驱动】I2C驱动分析(五)-模拟I2C驱动
i2c-gpio.c 是用于模拟 I2C 总线的 GPIO 驱动程序,其主要功能是将 GPIO 引脚模拟为 I2C 总线的时钟 (SCL) 和数据 (SDA) 引脚,以支持不依赖于物理 I2C 总线的设备驱动。驱动程序通过 platform_driver_register 函数初始化,创建了一个遵循平台设备驱动模型的 i2c_gpio_driver 结构体。
设备模块将模拟I2C控制器和e2prom的硬件行为。编写驱动模块:同样遵循Linux驱动框架,包括初始化、注册和卸载等步骤。驱动模块将与设备模块进行交互,实现对模拟I2C控制器和e2prom的访问。遵循最佳实践:在编写代码时,遵循Linux驱动开发的最佳实践,确保代码结构清晰、易于维护。
I2C总线是常见的嵌入式通信总线,e2p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,用于设备信息的持久化存储。我们的驱动将模拟这些硬件组件,让你在Linux环境下进行实验,无需实际的硬件平台。在Linux环境中,如deepin操作系统,你可以轻松地进行编码和实验。一个快速的代码敲打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功的关键。
I2C驱动框架简介 I2C核心:负责I2C总线驱动和设备驱动的注册与注销,是连接总线驱动和设备驱动的桥梁。I2C总线驱动:实现I2C硬件适配器端的功能,如CPU控制器或内置控制器,负责在I2C总线上传输数据。I2C设备驱动:实现I2C硬件设备端的功能,通常连接在I2C适配器与CPU之间,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。
手机上的I2C驱动是基于I2C通信协议设计的,它负责通过SCL和SDA两根线与各种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。这些外围设备可能包括各种传感器(如加速度传感器、陀螺仪等)、显示器、EEPROM等。
arch/mach和arch/platform的区别
1、我的理解是只要和内核本身运行依赖性不大的外围设备(换句话说只要不在内核运行所需的一个最小系统之内的设备),相对独立的,拥有各自独自的资源(addresses and IRQs),都可以用platform_driver实现。如:lcd,usb,uart等,都可以用platfrom_driver写,而timer,irq等最小系统之内的设备则最好不用platfrom_driver机制,实际上内核实现也是这样的。
2、Device Tree文件(dts)需编译为dtb格式,便于Linux和Bootloader识别。编译工具是dtc,可以通过在Linux源码目录下执行命令安装。早期Linux内核启动 早期Linux内核通过硬编码的方式描述硬件信息,如在arch/arm/mach-xxx文件中。zImage文件需要通过u-boot转换为uImage后,通过bootm命令启动。
3、ARCH=arm CROSS_COMPILE=arm-iwmmxt-linux-gnueabi- 当然也可以不修改,只是在编译内核时每个make命令后面都要加上上述两个选项。(2)Kconfig 要将新的开发板信息在make menuconfig/xconfig...时体现在配置选项菜单上,就必须修改Kconfig文件。
4、建立根文件系统目录进 入到/opt/studyarm目录,新建建立根文件系统目录的脚本文件create_rootfs_bash,使用命令chmod +x create_rootfs_bash改变文件的可执行权限,./create_rootfs_bash运行脚本,就完成了根文件系统目录的创建。
5、在arch/arm/mach-s3c2410/common-smdk.c 里的 static struct s3c2410_platform_nand smdk_nand_info = {.tacls = 10,.twrph0 = 30,.twrph1 = 10,...原来是20,60,20,但这个参数会找不到nand flash,需要修改为上面几个。否则得到的uImage 文件会下载运行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