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racle索引・oracle索引的作用及原理
为什么我写的oracle语句都不肯走索引啊
在检查Oracle语句时,发现索引未被使用,通常需要检查索引列是否包含空值。如果id列存在空值,即使强制使用索引,查询也可能不会走索引。确保id列没有空值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该列添加非空约束。这样做可以避免索引被忽略的问题,并确保索引能够正常发挥作用。
oracle 时间条件值范围越大就不走索引问题解决:使用强制索引 在写一个比较复杂的统计语句的时候,其中涉及到了时间的条件。
如果你的ORACLE是9I或者10G 可以通过在SQLPLUS中执行如下SQL命令得到执行计划:set autot trace;set timing on;执行你要执行的SQL语句就可以得到SQL语句的执行计划了。
oracle索引的并行
Oracle索引的并行处理是一种提高索引创建速度的技术,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,以避免可能引发的性能问题。Oracle索引并行处理概述 在Oracle数据库中,索引的并行处理允许数据库在多个CPU核心上同时执行索引创建或重建操作,从而显著提高处理速度。
建索引时,我们为了建索引快,会加上并行,加上并行之后,此列索引就会是并行了。访问有并行度的索引时,CBO可能可能会考虑并行执行,这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,如在服务器资源紧张的时候用并行会引起更加严重的争用。当使用并行后,需要把并行度改回来。
Oracle支持广泛的操作使用并行处理,包括查询、DDL、DML。可以在以下操作中使用并行:(1)包含表或者索引范围扫描的查 (2)批量插入、更新或删除。(3)表或索引的创建。(4)使用dbms_stats进行对象统计信息的收集。(5)使用RMAN进行备份或恢复操作。
查找Oracle并行查询SQL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并行提示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步骤:使用并行提示:在SQL查询中使用/*+ parallel */提示来指定并行度。例如:sqlSELECT /*+ parallel */ * FROM t_objects o;其中,o是表的别名,2是并行度。
Oracle分页语句,序列,索引,视图、创建用户授权、撤权
1、Oracle 分页语句、序列、索引、视图、创建用户授权与撤权Oracle 分页语句 分页查询:通过 ROWNUM 或 FETCH FIRST n ROWS ONLY 等子句实现分页功能,限制每次返回的数据量,提高查询效率和用户体验。例如,使用 ROWNUM 限制返回前10条数据。
2、分页查询通过限制每次返回的数据量,改善用户体验,减少服务器资源消耗。例如,查询雇员表时,可以设置每次返回 10 条数据。序列(Sequence)序列是数据库对象,产生唯一的整数。如创建序列 dept_seq,起始值 120,增长 10,最大值 999999。序列可用于生成主键,且独立于表存储。
为什么oracle表加索引反而查询时间长?
Oracle表加索引后查询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:索引的选择性不高:说明:索引的选择性是指索引列中不同值的数量与表中总行数的比例。当选择性不高时,即索引列中存在大量重复值,索引在查询时可能无法有效减少需要访问的数据块数量,反而可能因为需要遍历多个相同的索引值而增加查询时间。
这是因为提供的数据与索引值一一对应。反之,如通过出生年月查询,数据库反应速度较慢。因此,索引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,取决于数据的选择性。这为数据库管理员设计索引提供了指导。选择具有唯一性或重复性低的字段构建索引,能显著提升数据库性能。
在做交易系统时,遇到一个场景,需要查询交易表的某个时段的交易,但是时段间交易数据过大,导致查询时间太长,达到25小时还在进行,最后只能kill。 sql:t_txn为交易表,merchant_id表示商户号,terminal_id表示终端号,txn_time表示交易时间,同时txn_time有索引。
参数设置不合理:如缓冲区大小、连接数等数据库参数设置不当,可能影响查询性能。缺乏维护:数据库未定期进行维护,如表碎片整理、统计信息更新等,可能导致性能下降。 数据量问题 数据量过大:表中数据量过大时,查询所需的处理时间和资源也会增加。
常见原因索引问题:没有索引或者没有用到索引,这是查询慢最常见的问题,属于程序设计的缺陷。I/O瓶颈:I/O吞吐量小,形成了瓶颈效应。计算列缺失:没有创建计算列导致查询不优化。内存不足:服务器内存不足影响查询性能。网络问题:网络速度慢,影响数据传输。
例如,如果你的查询条件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列,那么在该列上建立索引会极大地加快查询速度。索引可以降低查询时间到毫秒级:在硬件基本符合要求的情况下,通过索引检索,如果结果集只有几十条数据的话,查询时间一般都可以降低到毫秒级。
oracle索引与mysql区别
1、Oracle索引与MySQL索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索引类型、适用场景以及性能优化方面。索引类型 Oracle:提供了多种索引类型,如B树索引、位图索引、函数索引、分区索引、全局索引、反向索引以及HASH索引等。这些索引类型各有特色,适用于不同的查询需求和数据分布特点。
2、Oracle:分区表和分区索引功能成熟,可以提高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体验。MySQL:分区表功能相对不成熟稳定。管理工具 Oracle:有多种成熟的命令行、图形界面、Web管理工具,以及第三方管理工具,管理极其方便高效。MySQL:管理工具较少,在Linux下的管理工具安装有时需要额外的包(如phpMyAdmin),有一定复杂性。
3、MySQL:分区表功能还不太成熟稳定。Oracle:分区表和分区索引功能很成熟,可以提高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体验。售后与费用 Oracle:收费且提供客服支持。MySQL:免费且开源,出问题需自行解决。权限与安全 Oracle:权限与安全概念比较传统,中规中矩。MySQL:用户与主机有关,存在被仿冒主机及IP的风险。
4、MySQL与Oracle的主要区别如下:宏观角度 适用场景:Oracle更适合大型企业,MySQL适合中小型应用。 并发处理与大访问量支持:Oracle表现更突出。 价格:Oracle价格昂贵,MySQL相对便宜。 内存使用:MySQL安装和运行时内存消耗较低,Oracle内存消耗随时间增长。
5、Oracle:使用rownum进行分页,支持全外连接。MySQL:使用limit进行分页,不支持全外连接。索引:Oracle:提供查询索引的工具,如select * from user_ind_columns。MySQL:通过show create table t获取索引相关信息。事务:Oracle:默认情况下不允许不使用事务。MySQL:需要手动设置事务,如start transaction。
oracle建索引一会就失效了
Oracle索引建立后很快就失效的原因有多种,主要包括统计信息过时、索引列被函数或表达式修改、隐式类型转换、系统状态变化、数据分布不均、高比例数据返回以及索引被标记为UNUSABLE等。 统计信息过时 Oracle优化器在选择执行计划时会参考表和索引的统计信息。
在数据库操作中,索引失效的问题确实存在。通常,索引失效可能是因为你的SQL查询语句没有正确利用已有的索引,或者是由于某些特定的操作导致了索引的失效。例如,对于分区表的更新操作,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全局索引,就可能导致索引失效。
造成索引失效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:查询条件不匹配索引、统计信息过期、索引碎片化、表空间问题等。例如,如果查询条件中使用了索引无法覆盖的列,或者索引列的数据分布不均匀,索引就可能不会被使用。统计信息过期会导致优化器无法准确评估执行计划,从而选择不合适的执行路径。
常见原因包括:对索引列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条件:当在DELETE语句的WHERE子句中对索引列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条件时,索引可能会失效,导致Oracle执行全表扫描来定位需要删除的行。